Search


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讓孩子有好人緣,人際力養成法

書軒地點:新舞臺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讓孩子有好人緣,人際力養成法

書軒地點:新舞臺店

拜訪日期:2013-10-19

摘要:10月19日週末晚上,位於信義區靜思書軒新舞臺店,邀請到大家暱稱「紅豆冰老師」的臨床心理師洪仲清先生。講座中,洪仲清心理師希望幫助父母一起成長學習,也期待透過身教示範、父母的陪伴及人際互動技巧的訓練,讓有人際互動困難的孩子,能更適應這個社會。

===

 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,擁有聰明乖巧的小孩固然可喜,但有時命運也會捉弄人,孩子的來臨除了打亂父母作息,不同階段,不同特質的孩子,所面臨的身、心問題更是困擾父母。所幸,隨著網際網路資訊的發達,不少父母,透過尋找資源、組成支持團體(家長)、或是人際互動團體(孩子)等方式,讓孩子從小團體中,慢慢習得人際互動方式,家長也從中協助,讓他們能用更穩健的步伐,發展與人的關係。

◎接納自己和孩子 一起向前走

  洪仲清心理師提到,父母在教養過程中,要先能接納自己,接納孩子原來的樣子,除了陪著孩子認識自己,父母親也能在這過程中成長。親子間以正向的態度面對各種困難與伴隨而來的情緒,也能提升親子互動的品質。

  「當孩子有壓力時,如果家長能用正向的觀點看待孩子面臨的各種挫折,也能讓彼此在挑戰不斷的生活中,還能保持情緒穩定,然後一起向前走。」

◎多一點同理心 減少衝突

  早期父母對孩子的教導多是採取權威式教育,現在的父母多用民主、開放的方式,從權威到民主的改變,也改變了父母對待孩子的方式,從前是體罰,現在則是傾向愛的教育。其實,不管孩子是乖巧懂事,還是搗蛋叛逆,家長們無不希望親子間的關係能更加融洽。

  南湖國小志工陳香秀分享「因為家中有個頭痛的哥哥,媽媽對待子女是屬於那種保護再保護的母親,所以在孩子日漸長大時,有時會有衝突、爭吵,我不希望有這樣的事情再發生,所以我很喜歡聽這類相關的演講。洪心理師的演講,讓我受益良多。」

  王怡文帶著大班兒子呂宥霖和四年級女兒呂美諭,聆聽今晚演講後有感而發的說:「這個演講等於是在教育我自己,我在團體中是比較沉默一點,因為孩子蠻外向,我如何在這一塊幫助他們,引導他們持續在他們的優勢上面,該活潑的時候可以活潑,該靜的時候,還是要安靜。在人際關係上能夠收放自如。」

  洪仲清心理師在演講中提到,其實人際互動包含很多面向,不僅僅只有親子關係而已,舉凡夫妻、同事、手足之間等都是。而「家庭」中衍伸出的各種關係,影響我們一輩子很深,所以,親子之間的互動是一門相對重要的課題,互動中若能多一點同理,情緒上也比較能互相包容,衝突也能少一些。

  很早就決定要「一輩子」幫助孩子的洪仲清心理師,期待家長能透過自我成長,學習到更多適合自己和孩子的教養態度,而不僅僅只有技巧而已,因為技巧會因使用對象而有個別差異,但態度對了,方向大致不會偏離太多。

  期許家長的良好身教示範,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,在人際互動間學習到適合的相處方式,共勉之。

http://www.jingsi.com.tw//book_cafe/show_report/b/458


Tags:

About author
關於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。 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、情緒教育、親職教養諮商、人際與家庭溝通、壓力管理、自閉類群障礙症、早期療育發展評估...等。 工作之餘,仍希望透過書寫與直播,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、自省的心得,以及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,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、痛苦、不安的朋友們,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療癒之路。 「洪仲清臨床心理師」的臉書粉絲專頁,目前追蹤人數已突破37萬。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、討論,學習面對情緒,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,學習在溝通中傾聽、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,以及如何寬解苦痛,跟自己和好。 . 邀約請來信:[email protected],恕無法回答邀約以外的問題,如有私人相關問題(心理治療、諮商),建議至專業機構或撥打諮詢專線尋求協助。謝謝~ 衛生福利部24小時免費安心專線0800-788-995 生命線1995 張老師1980 也可直接洽訊各地縣市政府衛生局,譬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s://mental-health.gov.taipei/Default.aspx
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、心理所臨床組畢業,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。曾任?
View all posts